陜西省財政獎補政策力助PPP示范項目 1月7日,陜西省召開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工作推進會上,陜西省推出首批24個省級PPP示范項目,給予成色十足的獎補支持,以推動更多PPP項目早日落地、規(guī)范實施,發(fā)揮好PPP在“穩(wěn)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方面的積極作用。
據了解,從2015年年9月起,陜西省財政廳向各市(區(qū))、各部門征集了一批投資規(guī)模大、前期條件成熟、預期收益相對穩(wěn)定的項目,于11月下旬組織專家評審,綜合考察確定了首批24個示范項目。這批示范項目估算總投資約123億元,共涉及交通、水利、市政、公共服務、環(huán)境保護5大類13個行業(yè)領域。
陜西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下,陜西省財政部門將以準確認識為先導,以項目推進為抓手,以財政擔責為重心,以保障措施為支撐,多點發(fā)力,發(fā)揮PPP項目“改革加速器、增長推進器、民生穩(wěn)定器”的作用,努力構建“共贏、共享、共擔、共榮”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新格局,提升全省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效率,惠及三秦百姓。
為支持全省PPP示范項目規(guī)范運作,加快項目實施進度,保障項目實施質量,按照《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實施意見》精神,陜西省財政廳制定了獎補政策,含金量十足。一是對列為中省示范的PPP項目。省財政按照項目的投資額度和復雜程度給予每個項目30-100萬元的前期費用補助。投資額在3億元以下的補助30萬元,3億元(含3億元)至10億元的補助50萬元,10億元以上(含10億元)的補助70萬元。項目特別復雜的可適當上浮,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補助資金用于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可行性研究、實施方案編制、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等前期費用。二是對列為省級示范并嚴格按照財政部和省財政廳出臺的制度文件規(guī)范實施的PPP項目。在項目簽約后,省財政根據項目的投資規(guī)模給予一次性獎勵,投資額在3億元以下的獎勵300萬元,3億元(含3億元)至10億元的獎勵400萬元,10億元以上(含10億元)的獎勵500萬元。獎勵資金由財政部門統(tǒng)籌用于項目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各項財政支出,主要包括項目的政府方資本金、運營補貼等,努力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產出結果優(yōu)、示范效應強的樣板項目。
另外,陜西省級財政還將出資引導設立“陜西省PPP融資支持基金”,采取股權、債權或股債組合等多種形式,重點投向納入陜西省PPP項目庫且通過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項目,提高PPP項目的融資能力。
目前,陜西省財政系統(tǒng)已初步建立起全省PPP項目庫,涉及交通、水利、環(huán)保、供熱、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文化、地下綜合管廊等多個領域,為全省經濟社會發(fā)展積蓄了重要力量。
|